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閱讀推廣活動] 論語義疏-中外經典導讀會

時間:102年7月12日

地點:本所活動中心
 

活動:中外經典導讀會

 講師:國立新營高工 蕭夙娟老師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閱讀推廣活動] 莊子道-中外經典導讀會

時間:102年6月17日

地點:本所活動中心
 

活動:中外經典導讀會

 講師:國立新營高工 蕭夙娟老師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每月一書] 微笑的力量


溝通、協調,微笑老蕭不是靠口才。
贏得對手信任、稱讚,吞忍下去的艱辛和委屈,都化作微笑的力量! 家人信任,讓他從家鄉嘉義出發,走出島國,志在四方。
長官信任,讓他在最佳位置,發揮極大價值,推動國家政經發展。
 

「我服務了五十年下來以後,唯一最大的感觸就是「感恩」。爲什麼我會感恩?因為我從一個非常平凡的家庭,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華,但是我五十年做了很多不平凡的事。爲什麼我可以做這麼多,我老實講,因為我隨時心存感恩。
如果我有機會,我就會奉獻、要服務,所以我才會慢慢的成長。但這樣的過程,我感覺,我本來是從來沒想要寫回憶錄,寫書,所以從不寫日記。但現在我覺得應該要 把過程讓大家知道,讓年輕人作為立志的參考,讓他們曉得蕭萬長這樣的出身,這樣子的奮鬥,他也可以有這樣對社會國家做小小貢獻,「有為者亦若是」,這也是 這本書的意義。」
 

他自認平凡、生活平淡、待人平易
他總是誠實面對自己、平實面對工作、務實面對問題
他排行老三,是典型的拼命三郎
他很愛讀書、很會考試;高考、特考都是榜首
他依文官之路走上公職之途
他總是全力以赴、知難不退,而且不辱使命
他認為,吞忍下去的艱辛與委屈,都可以化作微笑成為力量
他要告訴年輕人,有為者亦若是

歷時2年半,52個世界經濟領袖,30個歷史重要關鍵場景,帶您走過台灣50年關鍵決策與轉折

作者簡介
 

蕭萬長,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立法委員、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經濟部部長與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他是台灣少數從基層擢升、並兼具國會、外交、經貿、大陸事務與政黨事務經歷的民選談判人才,在政壇上有「微笑老蕭」之稱。
媒體報導-天下雜誌第497期
我不是很強勢,但我很會溝通。
五 二○新總統上任,馬內閣卻被批評:不會溝通、不懂協調。上任當天,從基層公務員一路升到副總統的蕭萬長,將解除公職。輕輕揮起衣袖,就帶起無數雲彩的蕭萬 長,在《天下雜誌》出版的新書《微笑的力量──蕭萬長公職之路五十年》中,說明自己如何在每個關口,發揮公務員的溝通、協調功效。本期特別摘錄書中第五章 《低調,非常低調》,展現他如何深入民間,找到跟人民溝通的語言,推動政策、改善經濟危機。

有人說,我好像不是很強勢。
我個性不跟人家爭,所以不會有強勢領導的風格。不過,我心中有一個方向感,這個方向感我不能夠偏離,我要用這個方向感,帶我到達我要的目標。
好像,那台灣田庄囝仔,牽牛犁田,今天這隻牛牽出來,有那一些田要犁完,他就去犁;有時候你看他怎麼會這樣溫溫吞吞的?他不會吵,也不會爭,但是,他終究會把那些田犁完。
 

我不善於表達、比較拙於媒體公關,但其實我一直在做溝通協調!
溝通協調,就是要把心中所想的讓人家知道,而不是包裝、做秀。
我相信,只要低調、圓融、不攬功,就會有人幫忙一起解決問題。

一九九○年,郝院長提名、李總統派任我當經濟部長。郝院長跟我素昧平生,他召見我說,「我要你當部長,雖然我跟你不認識,我查過,你來做很適合。要怎麼做,你心裡頭有沒有什麼打算?」
我 跟他分析,台灣的經濟,我看到最大的隱憂是,投資意願很低,特別是民間的投資。幾十年來,第一次成長下降,而且幅度不小。我認為,政府所計劃的投資案,中 油五輕是一個指標。這案子已延宕四年,歷經李達海部長、陳履安部長到我,如果都沒辦法排除後勁居民的抗爭,民間當然更沒有勇氣來投資。所以我說,五輕是一 個指標計劃,障礙要優先排除。
我說這兩樣,治安一做好,指標計劃又可以重新開始,台灣經濟很快就好起來。他一聽就說:「那就這麼辦,第一件事情我做,第二件事情你做!」
我就去推動五輕、六輕,包括後來的彰濱工業區的復工。這些事啊,以現在標準來說,都是不可能達成的任務。期間的民間團體、媒體,通通都是站在批判的立場。
但是,因為有郝院長,他全力支持,所以我非常的感激他。另外,我也體認到,溝通五輕最需要的就是協調的能耐。
 

深入民間了解民情
那時週六還上班半天,我直接坐飛機去高雄,到左營煉油廠,坐下來聽簡報、討論,接著就到後勁,去做民情探訪。
首先,我去後勁的精神堡壘——鳳屏宮拜拜。
當時一項調查發現,後勁社區四個里中,有九九.八%的居民反對五輕興建。那時高雄市的警察局長姚高橋,一再建議我不要深入五輕,因為地方的民風強悍,我很可能遭到人身攻擊。
我說你們不要跟著我,我只和隨扈兩個人去。我們到鳳屏宮拜完,出來就去廟前大榕樹底下,走進人群裡蹲下來,被他們注意到了。「欸,有一個生分人(陌生人)哪!」
他們當中有一個認出我來了,「欸,這個是新的經濟部長嘛!」我說是啊。「你這個經濟部長怎麼會講台灣話?」我說我是嘉義人。
因為都是講同樣的話,我跟他們就這樣開始聊。所以,第一次給了我一個印象──不是不能溝通,可以溝通。我信心就大了起來。
後來,仔細分析才了解,為什麼後勁居民跟煉油廠關係緊張。
第一,煉油廠敦親睦鄰做的不夠、不落實。第二,後勁居民認為他們跟煉油廠的員工,是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民怨就這樣累積起來了。
「中油有員工宿舍、有游泳池、有康樂設備,噢,還有大家很喜歡的冰淇淋,我們翻牆進去,想要買一個冰淇淋都被他們打出來!」
「他們把污染給我們,結果呢,我們又被他們視為次等公民!」
我跟他們講,大家的建議我通通記下來,我不能馬上答覆,但都會解決。
後來他們講了一個問題,「部長,你不知道中油都在騙人。你看,部長你來,你沒有聞到臭味嗎?你沒有看到黑煙嗎?他們是騙你的,最毒的東西都是到晚上才排的!」
我聽了以後說好,我放在心裡頭。到了第三個星期,我飛到左營的煉油總廠後,就騙他們的人說,我要提早回台北了,讓車子到小港機場繞一下,並要隨扈搭另一輛車去機場接我。等到街上沒什麼人後,趕緊轉到事先約好的後勁朋友劉茂德議員家。
**凌晨一點聞臭味
劉先生當過議員,不屬於哪一個派系,講話很公道,他跟我說,晚上有排煙這回事。我就跟他商量,「我到你家來住一晚好不好?會不會給你找麻煩?」他說不會,他已經不選議員了。
「但是只有一點,安全你自己要注意,我沒有辦法幫你、顧你的安全。在我家裡頭都沒有問題,出去,我就沒有辦法了。」
那時候,後勁到晚上看起來真的是很恐怖,暗暗黑黑沒有火星,家家戶戶都插著「誓死抗爭到底」的旗子啊。
當晚睡到凌晨一點鐘起來,我就出來走,開始聞,真的聞到味道,還蠻重的臭味。
第二天一早,我到中油去,把廠長、總廠長、總經理,通通找來。我說昨天晚上我在後勁過夜,我聞到很臭的味道,我覺得你們在騙我!
他們回答說,煉油的生產線是二十四小時作業,總會有氣體排出,並拍胸脯保證這些氣體「無毒」。我聽了更生氣,質問為什麼他們一開始說氣體沒有味道?要求他們改善。
這個新聞第二天傳開來了,後勁的居民都知道了。
他們知道我不像官場中人,是真心了解民間困苦,這幫我贏得了後勁居民的信賴。
以同理心與民眾博感情
他們覺得我有同理心,所以可以跟我談;他們知道,我不是要來收買他們,或者想用高壓來壓他們。因為這樣,後勁居民改變先前對五輕一味反對到底的態度,開始進入討論實質補償與興建的程序。
有人要求比照林園,家家戶戶發補償金。我說不行,林園是一個惡例,林園例子再來一個,台灣的產業就沒有了,大家都跑了,投資者不敢投資了!
但是,可以由中油撥一筆錢成立信託基金,改善整個後勁社區生活環境。而基金的管理是後勁人自己,不是政府來管理,我們只是把基金的用途訂好而已。
因為都是公共建設,不是個人可以拿到補償金,所以他們不是很滿意,但勉強可以接受。最後,就慢慢地,每個星期談一點,討價還價、協調溝通。
當時,抗爭嚴重到什麼地步呢?中油左營煉油廠有三個門,有兩個被堵了三年,抗爭的人在那裡埋鍋造飯,只剩下一個門可以進出。
結 果我跟居民講,我們做工程,有好多車出入,你封了門很不方便,他們聽到後同意開放。但有些環保團體、民意代表,聽到後就再去煽動他們,本來同意開門的那一 天,到了下午,他們說不開啦,又貼一個廣告,說要再辦一場演講會,辦完了再說;到了下午七點鐘,演講會正要開始,突然間,下起大雷雨,那些里民當然就沒有 來了。演講會散了,那些碗盤、鑼鼓通通就收了。這真是老天幫助,我很感恩。
居民抗爭的聲音逐漸少了,外面的環保團體、零星的反對聲音,也因為本地居民沒有興趣,就激不起來,抵抗力道就不大了。
安靜低調的動工典禮
我跟郝院長報告說,「差不多就緒了,你可以到劉議員家住一晚。九月底,我們可以開始動工了。」郝院長當然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政績,該好好慶祝一下,動工典禮也要好好地宣導。我就拜託他,我說千萬不要。
「報告院長,對不起,我要頂撞你,這件事不可以宣傳;一宣傳,又會激起反對勢力凝聚起來。這個廠,動工到完工,最快要兩年。這兩年當中天天又來鬧,出問題,這個工程都要延宕了……」他聽懂了說,「那好,就照你的意思。」
於是,就在中油安靜地祭拜一下天地,就這樣開始動工。
我 也承諾,二十五年後五輕要遷廠。整個協商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答應五輕的廢棄物及各種有毒氣體,一定要使用最新、最好的設備處理,保證空氣清淨。另外, 我們對每個施工步驟都做紀錄片,以昭公信。並要求中油在開挖時,必須以帆布遮蓋運送廢土的卡車。所以在施工期間,當地看不到一點灰塵。因此動工到現在,後 勁地區沒有民眾抱怨,也證明事在人為。
五輕案重新啟動後,吸引了世界大廠德國拜耳公司到台灣尋求投資機會,雖然沒有談成而轉到新加坡落腳,但也顯示五輕帶來的企業投資信心,確實在台灣發酵。
五輕是克服萬難才得以動工,動工儀式當天,我沒有到現場。我是在煉油廠西門重新開啟的那天,才重回後勁,這也意味著,持續了兩年多的五輕抗爭,終於劃下句點。那一天,民眾敲打著手中的鍋碗瓢盆,以示慶祝。這個畫面,至今仍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每月一書] 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


啟動台灣未來八年的生存大作戰

  我們三、四年級的這一代已經可以含飴弄孫了,但是許多人的子女卻不肯結婚,不肯生孩子──因為年輕的一代看不到未來!我們這些戰後嬰兒潮的一代,跟著上一代茹苦含辛大半輩子,怎麼卻落得下一代反而看不到未來!這是我們自己造孽?還是政府無能?有沒有救藥?──彭明輝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作者彭明輝最新作品

  與你一起檢視peak oil對台灣能源、交通、糧食、產業與經濟的劇烈衝擊
以及peak oil降臨之前必須完成的政治、經濟、交通、能源與產業結構變革。
這是極為嚴峻的挑戰──不是2020才開始的挑戰,而是今天開始都已經太遲的挑戰。

  替代能源來不及填補石油的供需缺口,
  持續飆漲的油價將改變全球經貿秩序,
  仰賴外銷且能源自給率僅0.61%的台灣所受衝擊最大,
  必須在2020之前全面改變交通、能源、產業、農業與勞工政策,
  否則將面臨實質所得持續下降、交通失序,
  而失業率、貧窮人口數與政府赤字持續飆漲的風暴,社會動盪長達數十年。
  如果2012年上任的總統,沒有能力在2016年以前完成至少一半以上的變革,
  2016年上任的總統,將更加沒有機會因應Peak Oil的劇烈衝擊。
  能源專家普遍預測全球石油將在2014年之前跨越最高產能(peak oil),
  之後供需落差逐年擴大,而牛津大學則預測2023年時石油供給量將僅及需求量的一半。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與德國經濟結構研究院的預測:peak oil發生後的第十年,油價將上漲126% ~ 500%,全球 GDP 將下降7% ~ 14%,而且這個全球經濟衰退的趨勢將持續至少二十年。

  對於糧食自給率32%而能源自給率僅0.61%的台灣而言,進口糧食、肥料、能源與原物料價格將齊漲,出口萎縮,而GDP 則以每年2% ~ 3%的幅度持續下降二十年以上,以致失業率飆漲,產業大蕭條,國家財政劇烈地惡化。

  彭明輝通過《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希望:

  假如你也想為台灣社會多做一些事

  peak oil的問題跨越各種專業領域,從能源、交通、產業、經濟、財稅到社會福利政策,沒有一個角度可以被忽略。任何一個人想要從這麼寬廣的角度去探討peak oil的相關問題,都必然是掛一漏萬、自討苦吃。

   從一開始發願寫這本書以來,作者就不曾改變過初衷:這本書的目的是拋磚引玉,企圖勾勒出整個問題盡可能完整的框架與視野,描繪出各種議題間的牽連與糾 結,希望藉此邀請更多專家學者的參與,從各自專精的角度進一步深入,並且跨領域地進行對話與交流,以便從台灣的立場拼湊出peak oil所牽涉到的所有面向,以及因應危機所需要的完整配套方案與進度。

  也就是說,作者希望這是從台灣立場探討peak oil的第一本書,而不是最後一本書,更希望它會是後續一系列跨領域對話與探討的開始。

  假如你也有心為台灣多做一些事,以便讓台灣社會更和緩地度過peak oil的衝擊,甚至以跨世代的努力建立起一個可永續的福利社會,本書後記有列舉一些建議,作為讀者進一步發想的參考。

  彭明輝通過《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提出了:台灣十願 

  一願大學重拾中西學術傳統,回到正軌:「明辨是非,破除愚盲,探索社會發展之未來,培育後進,以促進社會之公共福祉,而非用以圖謀個人之名利與地位,或虛幻之世界排名。」只有大學的價值觀重新被矯正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才有重新被矯正的機會。

   二願能力強的人以造福社會和鄰人為人生目標,而不以剝削別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目標。中國讀書人一向以此自負,我們無聊的虛榮心和貪婪是從美國進口 的,所以法藍西學院院士 Michel Albert才會在《兩種資本主義之戰》裡抨擊美式資本主義。必須要先矯正這個時弊,年輕人才有機會受到好的教育與啟迪,跳出幼稚、低俗而殘酷的美式英雄 崇拜。

  三願知識分子與知識青年願意關心公共事務,監督政府、批評時政,以其言論讓這個社會知道事實真相與是非對錯,從而培養出100 ~ 200萬願意以選票對政黨進行集體獎懲的公民,通過關鍵少數的力量,重新把政府從官商勾結的體制裡拉出來,回到為全民服務的體制。

   四願企業界的菁英以合理利潤為前提,以「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為最終目標,而不再以「爭強鬥勝、廝殺傾軋,見血不休」的美國式惡質資本主義為尚。傳統上中 國的讀書人就是以「利用厚生」為尚,生意人就是以「見利忘義」為戒,這就是日本「儒商」的原型;日據時代台灣許多企業經營者受日本「儒商」精神的洗禮,以 「養活員工家庭」為榮。直到美國式惡質的資本主義在台灣日漸興盛發達之後,企業文化丕變,變得不擇手段、不仁不義,甚至把大學也一起給帶壞,相互勾結,狼 狽為奸。

  五願建立合理的稅賦與表揚制度,讓虛榮心永遠無法滿足的企業家可以用造福社會的方式鬥輸贏、比高下,而不需要用逃漏稅、劫貧濟 富、官商勾結的方式填補意義感的空虛。許多企業家都在以不擇手段的方式追逐三代也糟蹋不完的財富,他們嘴巴裡說是要對得起小股東,實際上只不過是要通過虛 榮心的滿足來填補人生意義的空虛。既然他們要的是虛榮心和眾人豔羨的眼光,我們模仿原始部落的誇富宴,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建立12金人,下方各以銅版廔刻歷 屆12富豪的名字,每年納稅前12名的人可以逐一留名於12金人前。

  六願參照德國與荷蘭的萊茵模式、北歐福利國家模式和美國的凱因斯模 式,建立合理的勞資關係與完全公平的產業競爭。打破旗艦產業與規模經濟的迷思,扶助中小企業,像德國那樣地讓勞工參與企業決策,解雇工人或放無薪假必須經 過勞資協商。通過這樣的機制,讓願意認真工作的人都對未來毫無憂慮。

  七願回歸亞熱帶農漁牧整和的生產模式,追求「可永續的高品質飲食」,取代美國式「糟蹋自然資源、追求利潤、品質惡劣而有礙健康與環境」的農漁牧生產模式。

   八願發展綠能、節能的能源、運輸與產業政策。開發地熱發電與風能發電,忍受高電價但節省能源使用。發展公共運輸取代私人動力車輛,充分利用台灣所累積的 知識、技術與創意,發展「低耗能、低耗水、低污染、高附加價值、合理工時與工資」的產業,取代「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低附加價值、高工時與低工資」的 代工產業。

  九願破除GDP的迷思,通過經濟逆成長降低對能源的倚賴,以新的工業生產模式促進就業和物資的有效利用。

  十願以過去的儲蓄跨過少子化與peak oil的危機,建立可永續發展的社會。

作者簡介

彭明輝

  劍橋大學控制工程博士,曾獲中國畫學會「藝術理論金爵獎」與「帝門基金會藝術評論獎」,現任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40歲以前閉門讀書;40歲以後開始摸索跟這塊土地與同胞互動的方式。

  1995年愚人節與朋友創辦新竹文化協會,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1996年與朋友一起成功地擊退中央與地方炒地皮集團的1,025公頃香山濕地開發案。1999年擔任社區營造學會理事,因為看見社區組織有樁腳化的危險,開始謀思替代策略。

  1999年參與朋友的災區「921民報」工作與災區重建工作。

  1999年與朋友發起社區大學,並擔任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後因為社區大學偏重中產階級的需要而漠視工、農,退出該團體,轉而與美濃的朋友一起研究WTO與農業。

  2003年在朋友協助下建立「社區大學SARS資訊網」,寫出全球第一本《SARS防護手冊》。

  2004年開始參與生命教育,並曾擔任生命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2012年出版《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 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

  目前為農陣自由學者。但最喜歡寫的文章是影評、畫論、小說導讀,以及人生哲學。

  部落格:mhperng.blogspot.com/

以上文字摘自博客來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45305#intro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每月一書] 給台灣的12新觀念



為什麼瑞典街頭這麼多男人推嬰兒車,他們不用上班嗎?
荷蘭阿姆斯特丹,竟然有一半的房子是社會住宅?
大雨颱風頻仍的日本東京,很少淹水的原因是什麼?
英國的狗跟人一樣有自己的護照,你相信嗎?
為什麼瑞典的獨居老人特別多,卻個個過得愜意快活?
在辦公室闢農園,這個日本老闆是不是瘋了?

一組最專業的採訪團隊,走訪四個最先進的國家,探討十二個最迫切的生活議題。

聯合報60周年,企劃製作《借鏡國外,提升台灣》專題


少子化、高齡化、水資源匱乏、房價高漲、空氣污染、能源危機……種種台灣現正面臨的問題,
也早已席捲無數其他高度現代化的國家,為此,許多國家透過最新的科技與政策,經過多年的嘗
試與努力,發展出自己一套應對的方法,成功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

針對十二個當前社會最迫切面臨的議題,聯合報採訪團隊走訪瑞典、荷蘭、英國、日本等國,透
過實地訪查,親身體驗,並與當地居民和官員深入訪談,為我們帶回來第一手的客觀報導,配以
豐富的照片及圖表解說,讓讀者了解,這些國家面對相同的考驗時,所採取的思維與觀念。


外國的月亮並不見得比較圓,然而,讓我們虛心借鏡其他國家的作法,參考其他人民的生活方式
,我們將會覺醒,只要有心,我們也能夠改變!


以上摘自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420058539&lid=search&actid=wise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每月一書] 新領導力


《新領導力:克服危機時代的領導者條件》
 

在全球經濟衰退、各國都各自面臨各種危機的時代,日本趨勢、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再度針對現代領導人應具備的條件,提出最新、最精闢的見解。

大前研一一針見血地說:
「無能的領導者是全民的不幸!」
「一個禮拜若想不出緊急對策,就算花一年時間也想不出來!」
究竟什麼才是現代領導者應該具備的條件?
領導者無能,我們該怎麼辦?

領導的概念不管在政治或是財經領域,都是最重要的課題,因應日本面對的危機與全球社會趨勢的變化,大前研一以當今世界各國領導人的作為為實例,提出了各種優缺點的分析。

對於一般人而言,看似領導與自己毫不相關,但身為團體社會中的一份子,領導者的作為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大家更應該學會如何辨識「好的領導人條件」。

大地震、核爆事件、企業持續衰弱……日本在二次大戰後首度面臨的國難時代,這時候更是需要「領導者的能力」。以經營顧問身分活躍多國以及各企業的大前研一提出:「大地震後,領導者身上該有的特質以和過去有極大的不同。」

即將成為領導者的人,必須度過眼前的難關,開創新時代。

大前研一說,企業和國家的領導者分成「遇事則強的領導者」和「平常的領導者」兩種。

本書舉出許多「遇事則強的領導者」該有的「條件與能力」,說明教育領導者的重要性。

若是平日就將危機管理放在大腦裡的領導者,「妙傳」(fine play)就不會是偶然。就算發生了什麼意外,「遇事則強的領導者」也會在一周內回復原本該有的樣子,因此他們必須有著清楚的構想能力。

 

作者介紹
 

大前研一 (Ohmae kenichi)

國 際知名趨勢大師。1943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縣。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學士,東京工業大學原子核工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MIT)原子力工學博士。曾任日立製 作所原子力開發部工程師,1972年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歷任總公司資深董事、日本分公司社長、亞洲太平洋地區會長。離開麥肯錫之後,仍以全球觀點及大膽 創見,為國際級企業及亞洲太平洋地區國家提出建言。
2005年設立日本第一所利用遠距教學的管理研究所「商業突破研究所大學」(Business Breakthrough School, BBT),並擔任校長,致力培養日本未來優秀人才。著作有《一個人的經濟:成熟市場也有大金礦》《美國,再見?》《再起動:職場絕對生存手冊》、《專業: 你唯一的生存之道》(以上均為天下文化出版)、《企業參謀》、《異端者的時代》、《看不見的新大陸》、《無國界的世界》、《新.資本論》、《思考的技 術》、《M型社會》、《全球舞臺大未來》、《OFF學》、《後五十歲的選擇》、《即戰力》、《研磨商業力》、《質問力》等書。

 

譯者介紹

劉錦秀

東 吳大學日文系畢。曾任職出版社國際版權部經理。譯有《論語的智慧圖解》、《中國經典一本通》、《日本史圖解》、《觀點》、《中華聯邦》、《思考的技 術》、《M型社會》、《超神速全腦學習法》、《上班一定有壓力?》、《原來這樣做才有效》、《弘兼憲史教你聰明看懂財報》、《明日的記憶》等。 


以上摘自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4941181566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每月一書] 大災變


 《大災變: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

2012年的末日之說只是無稽之談,但諸多跡象顯示,
2020年之前天災人禍將愈趨激烈,我們該怎麼面對?

全球磁變、氣候異常、強震不斷,種種災情接連而來;
人心失控、生物猝死、意外頻傳,神祕禍端層出不窮。
世界的未來是更趨昏暗或漸露曙光?

‧「全球暖化」並不能充分表達近年來氣候變遷的特色,「氣候極端化」才是更好的描述。
‧風災、水災、傳染病、生物失衡等災變,近年都有上升的趨勢。
‧大約從2000年之後,全球地震和火山活動上升的趨勢更為顯著。
‧全球磁變標示了自然界重大的轉變,這轉變可能超越全球磁變本身,引起地球失序並衝擊地球生靈,  但非大絕滅。
‧地磁變化對世界近年來人禍頻仍的影響雖未廣為接受,但不能排除也不能忽視。
‧太陽活動是否觸發地球地震及火山活動?科學界仍有爭議,但肯定性的研究結果數目在增加中。
‧對災變的「末日情結」與「否定闢謠」之外,更可務實準備,樂觀前瞻。

以上摘自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3670044012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每月一書] 新加坡政府經驗:動態治理之文化、能力與變革





新加坡,標榜的是高效、廉潔與勵政,其有效的政府,除了強有力的政治領導外,實際上背後有一套治理系統,極富彈性地在公共服務部門運作。它不斷學習、持續變革與創新,隨著社會的需求與期望,調整它的公共政策和實施方式,所謂的「新加坡模式」,由此揭開。

   本書兩位作者分別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教授,他們透過與各級政府部門官員的訪談,總理公署及各主要部門的數據,對新加坡建國四十多年來在政 治、經濟、安全及社會發展的成功經驗,作全面完整的總結,並揭示新加坡政府如何以動態治理的創新觀念,在政府組織、人事管理、獎懲激勵、機構改革等領域, 讓政府的效率最大化。

  書中有關新加坡政府部門的經驗與教訓,適用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借鑑,公務人員也就不必千里迢迢遠赴新加坡考察。
 

作者簡介

梁文松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競爭力研究所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前任院長。他曾於1999年榮獲新加坡共和國總統頒發的公共行政(銀)獎章。他是戰略、過程管理和組織變革領域的專家。

曾玉鳳

  現任職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任學生發展和外聯處主任。她獲得倫敦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後便致力於教學研究。


以上摘自博客來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5763

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每月一書]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高踞 亞馬遜 Amazon 暢銷榜.年度最佳重量級鉅作
      暢銷書《貨幣崛起》作者 尼爾.弗格森 最新力作!
  
       當前西方聲譽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歷史學者
  《時代》周刊稱為「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

  尼爾.弗格森重新詮釋「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興起與衰落,更提出新的創見:破解西方如何支  配世界的六大「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s)──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深入探討過去,大膽預測未來
  西方何以支配現代世界超過500年?
  西方的主宰地位是否正受到亞洲崛起的威脅?

  過去,西方靠六大「殺手級應用」獲得壓倒性勝利。
  現在,新興國家是否將藉著這六大利器,終結西方的優勢地位?

  西方文明憑什麼統馭全世界?
  
       十五世紀初,如果你能在當時環航世界,那麼最吸引你的將是東方的璀璨文明。明朝的北京正興建紫禁城;在近東,鄂圖曼土耳其人正進逼君士坦丁堡。
   相較之下,英格蘭在你心中留下的印象卻是鼠疫、惡劣衛生條件與戰亂相尋的破敗景象。其他動輒啟釁的西歐王國,如亞拉岡、卡斯提爾、法國、葡萄牙與蘇格 蘭,看起來也沒比英格蘭好多少。西方將在往後五百年間支配全世界,這樣的想法此刻看來無異是天方夜譚。然而,它居然成了事實。
  西歐文明憑什麼勝過外表看來比它優越的眾多東方帝國?弗格森認為答案是西方發展出六大「殺手級應用」,而這六大利器正是世界其他地區所缺乏的: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
  時至今日,關鍵的問題是,西方是否喪失了對這六大利器的壟斷。若是如此,弗格森警告,我們將目睹西方優越地位的終結。
   
     《文明》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帶領讀者進行一場不尋常的環遊世界之旅。從中國的大運河到土耳其的托普卡皮宮;從南美洲的馬丘比丘到西非的鯊魚島;從布拉格 的壯麗塔樓到溫州的祕密教堂。這是一則有關帆船、武器、地契、疫苗、牛仔褲與中文聖經的故事,也是一部清楚明晰的世界近代史。

作者簡介

尼爾.弗格森 Niall Ferguson
   
       1964年出生於蘇格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商學院經濟史學家,是當前西方聲譽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歷史學者之一,曾任牛津大學、紐約大學及哈佛大學教 授。專長貫通歷史與財經兩大領域,研究重心為經濟史和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研究,是全球矚目的美國外交政策權威評論者。2004年榮獲《時代》周刊評選為 「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
  
       重要著作有:《紙幣與 鋼鐵》(Paper and Iron)、《戰爭憾事》(The Pity of War)、《羅斯希爾德家族》(The House of Rothschild)、《金錢與權力》(The Cash Nexus)、《帝國》(Empire)、《巨人》(Colossus)、《二十世紀的戰爭》(The War of the World)、《貨幣崛起》(The Ascent of Money)等。
  弗格森定期為世界各報章雜誌撰寫文章,並且協助第四頻道製作了五個極受歡迎的電視紀錄片系列:《帝國》、《美國巨人》、《二十世紀的戰爭》、《貨幣崛起》與近期的《文明》。詳見:www.niallferguson.com

譯者簡介

黃煜文
  專職譯者。近期譯作有《如何寫歷史?》、《王者之聲》、《氣候變遷政治學》、《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與《威徹爾先生的猜疑:羅德丘宅謀殺案》

以上摘自博客來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6828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每月一書] 發現台灣



《發現台灣1620~1945》
 

為了前瞻台灣,我們回顧,發現……

歷史,從來不是靜止的,它鮮活地存在著,影響我們的現在及未來。所以,為了前瞻台灣,我們必須回顧台灣,且在回顧中找到新發現。

三百年前,台灣已開始了轉口貿易;一百五十年前,台灣已贏得多項「世界第一」的王冠;台灣在一百年前就已是全中國最進步的一省。許多光榮或悲傷的台灣歷史, 如今都在荒煙蔓草中遺失。《發現台灣》以18個主題追溯台灣三百年政經發展,同時探討國家現代化條件,除了詳盡敘述主題事件、其時代意義,也附上部分歷史 文獻,且解答有趣的歷史典故。

全書將台灣史分成三部分,1620-1840年明清統治下的台灣,1840-1895年中英鴉片戰爭到馬關 條約期間快速現代化的台灣,1895-1945年接受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除獲中研院院士余英時賜文「海洋中國的尖端──台灣」作序,並附有中研院院士許 倬雲、哈佛大學名譽教授傅作義、名作家龍應台、中國知名電視劇「河觴」總撰稿人蘇曉康撰寫的相關論述及迴響。

本書於1992年初版上市,至今已行銷20餘萬冊,此次以全新的封面和編排再版,它將不只是了解台灣歷史的必備書籍,更是了解當代台灣的不二選擇。


本書特色

18個主題,追溯台灣三百年政經發展,探討國家現代代條件

台灣漢人的歷史,可溯自一六二一年福建人顏思齊從北港溪的登陸,但此後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究竟有哪些事件影響當代社會?本書以18個主題及圖文,深入追索這段三百多年的歷史,且以同時期中國及日本的歷史為參考比較的基準,刻畫台灣曾經走過的道路,引領讀者思索未來。

本書初版於1992年,在當時,是首度為一般讀者製作、以台灣為主軸來看待台灣的一部台灣史,此次以全新的書封、編排及小幅度文字修訂編成新版,作為天下雜誌集團創辦三十週年對讀者的獻禮。


出版緣起
好好地走出未來
 

殷允芃

《天下雜誌》三十週年時,決定重新出版發行二套由天下編輯記者所寫,有關台灣發展史的經典報導。

一本是《發現台灣》,回溯一六二○-一九四五,三百年來的台灣歷史,也比較了同時期中,日現代化的努力成敗。

另一本則是《一同走過從前》和和同名的記錄片《一同走過從前》,記載的是一九四九-一九八八年,台灣的經濟社會演變。

為了呈現並見證寫作當年的社會情境,我們並沒做太多修訂。

但是滄海桑田,只不過二十幾年,世界已起了劇烈的變化。一九八九年,當時仍在破敗中掙扎圖強的中國,已以世人驚異不安的高速,大國崛起。而當年亞洲復興的代表日本,現今卻身陷政治、社會老化的困境。已經走上民主之路的台灣,也在為如何優化、深化民主而跌跌撞撞。

原來所謂的成功,其實往往已埋下了失敗的因子。唯有時時不斷的調適,以因應多變的世界,才是能持續進展的唯一準則。

打開歷史的恆遠目的,是希望我們能好好地走出未來。


作者簡介

殷允芃:美國愛荷華大學新聞碩士、麥格塞塞新聞獎得主,著有《中國人的光輝及其他》、《等待英雄》、《點燈的人》、《敬天愛人》、《素直的心》等,現任天下雜誌群董事長、發行人兼總編集長。

尹萍: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著有《堤河邑冒險學校》、《海洋台灣》、《出走紐西蘭》等,譯有《樂在工作》、《偶然生為亞裔人》等。

周慧菁: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譯有《10個與孩子的重要對話》,現為天下雜誌編輯顧問。

李瑟:美國德州理工大學大眾傳播學碩士,著有《制度追趕成長》、《女中醫才知道的青春祕方》等,現為康健雜誌總編輯。

林昭武:台大經濟研究所碩士,編寫過《走上現代化之路:王作榮的建國藍圖》,曾任天下雜誌資深編輯。


以上摘自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7330042134&lid=search&actid=wise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每月一書] 美德的經濟學





美德,這個長久以來飽受忽略的名詞,
  然而,經濟蕭條、金融海嘯,全都有賴它來扭轉危機!

  這是一個道德崩壞的時代,卻也是美德熠熠發亮的絕好機會:
  秉持勇氣和堅持的美德,幾個大男生在逆境中用音樂改變世界;
  巧妙運用三十秒廣告時間,足以成功行銷產品又為文化扎根;
  以愛出發的創業眼光,推促小小咖啡店成為連鎖加盟企業;
  美國知名藥廠以誠信的美德,將被下毒的藥品全數下架,卻成為轉虧為盈的關鍵。
  這些或個人、或企業體所展現的美好故事,是今日社會彌足珍貴的寶藏,也是組成經濟社會的重要連結。

  
        話雖如此,在商業掛帥的現代社會,卻還是難以打破「無奸不商」的普世迷思。重量級職場神學家諾瓦克在這本經典之作《美德的經濟學》中,以一個個大小企業事例,作出顛覆性的結論:美德,才是企業成功、維持不墜的關鍵!
  
       有別於傳統對「道德」的刻板印象,諾瓦克以宏觀的眼光提出「商業三元德」:
  創造力:結合勇氣和毅力,用創發進取的精神實現企業盼望
  組織團隊力:以誠信、慷慨、正義,打造工作團隊,發揮愛的力量
  務實力:專注、靈活、眼光遠大,從基層一步步走出信心的願景    

  我們可以看出,這「三元德」分別由各種美德累積而成。諾瓦克從經濟學的角度,重新詮釋我們習  以為常的美德,它不僅是創業必備的「軟實力」,也賦與企業和個人無可取代的社會責任──打造一個有信、有望、有愛的世界。
作者簡介

諾瓦克(Michael Novak)
  
         深受美國企業界、政經界推崇的諾瓦克,是前美國駐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大使、雷根總統的重要幕僚,也是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好朋友。他擅長運籌帷幄,擁有高度的國際外交能力,舉凡神學、政治學、經濟學、當代文化等都多有涉獵。
  《美德的經濟學》是他累積多年投身國家大事的經驗,為商業提供深入淺出的真知灼見,娓娓道來經濟學裡最鮮為人知卻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美德,才是商業屹立不搖的磐石!
  諾瓦克於一九九四年榮獲鄧普頓宗教促進獎,著作逾三十本,現與妻子住在美國華府。
譯者簡介

宋偉航
  
        台大歷史系、台大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畢業。曾任出版編輯,現專事翻譯,譯有:《聖徒叔叔》、《脫罪》、《挪亞的羅盤》、《邱吉爾:樂在危險的人生》、《大銀幕後:好萊塢錢權祕辛》、  《我在DK的出版歲月》、《智慧資本》、《企業蛻變》等書。

以上摘自博客來書籍館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5448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人力培訓計畫] 102年公務人力培訓計畫

臺南市東山區公所102年公務人力培訓計畫

壹、依據

一、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第7條。

二、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公務人員數位學習推動方案。

三、行政院及所屬機關學校推動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實施要點。

四、提升職能,大步向前-臺南市政府102年公務人力培訓計畫。

貳、實施目標

一、強化本所公務人員一般性及各官等核心職能。

二、配合政府政策性訓練要求。

三、培養公務人員正確價值觀與責任倫理,增進其學識及專業新知,並活化學習,進而提升其學習效益及行政服務效能。

四、運用策略聯盟機制,建立培訓機構之間或與各機構之間伙伴合作關係,以有效取得關鍵資源,經驗交流與增廣學習。

參、實施對象:本所公務人員及約聘僱人員。

肆、實施日期:102年1月1日至102年12月31日。

伍、辦理機關:本所人事室

陸、實施內容:

一、依業務所需職能別及重大政策訓練(如性別主流化、天然災害、在職培訓發展課程、提升英語力課程、全民國防教育及新進人員訓練等),配合臺南市政府培訓計畫遴薦同仁參訓或開設專班辦理培訓事宜。

二、數位學習之多元運用

(一)善用線上學習資源,強化政策性宣導課程

1.鼓勵本所公務人員利用各數位學習網站進行學習,提升運用數位學習能力與多元自主性學習。

2.配合臺南市政府訂定之102年度政策性數位學習課程計畫表(如附表),包括「性騷擾防治」、「永續發展」、「節能減碳」、「全民國防教育」、「消費者保護」、「人權教育」、「資通安全」、「廉政倫理」及「環境教育」等政策性宣導課程,優先以數位學習方式進行,以降低政策行銷及訓練之時間與成本。

(二)鼓勵同仁自製數位教材

配合臺南市政府培訓計畫,鼓勵同仁自製數位教材,並培育自製數位教材種籽師資,輔導各課室將組織與公務同仁的專業知識與經驗製作為數位教材,並上傳至本所相關網站,增進各課室知識的傳承管理與資訊創新。

(三)營造社群學習環境,活化數位學習

1、鼓勵同仁閱讀數位課程或電子書後,參與數位學習平台線上討論(如e學中心),經由互動與討論激盪公務新思想。

2、伴隨科技演進及多媒體運用發展,以多樣化學習方式輔助教育訓練,如混成式學習、行動學習、網路學習及媒體社群運用與行銷等,善用數位科技之便利及機動性適時適地學習,提昇公務人員之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及多元多廣學習,進而提升行政服務與組織應用效能。

三、得視業務需要,自行辦理或派員參加他機關標竿學習,透過相互觀摩或實地參訪,擷取組織內外成功案例與典範,改善組織行政作業效能。

四、 獎勵在職進修

本所係依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及「臺南市政府及所屬機關學校獎勵公務人員進修實施要點」,獎勵公務人員充實專業知能,超越自我,提升服務效能,獲准部分辦公時間進修者,核予部分公假進修;同意公餘進修者,給予部分進修費用之補助。

五、 誘導自發性學習

(一)讀書會

1、成立本所讀書會,透過非正式聚會,提升公務人員人文素養及表達、傾聽能力,並增進團隊凝聚力。

2、將本所讀書會活動情形及紀錄登錄於本所相關網站及臺南市政府公務入口網「線上讀書會交流園地」,進行知識分享與管理。

(二)專書閱讀:結合國家文官學院102年度「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推廣活動」及專書心得寫作競賽辦理,以培養公務人員閱讀及寫作風氣。

(三)英語學習

1、依據「臺南市政府暨所屬機關學校公務人員英語力「贏家」(winner)計畫」推動英語學習,並透過激勵措施鼓勵人員參加英檢。

2、遴(薦)派同仁參加臺南市政府辦理之各項英語研習班,強化本所屬機關公務人員英語之聽、說能力,並增進同仁日常生活及公務職場之英語應用能力,以達學習英語之實質效益。

3、鼓勵同仁參與地方行政研習中心線上英語營活動,利用數位課程提升英語力。

六、回饋與建議

適時請學員提供回饋問卷,俾利隨時進行課程調整並作為明年度訓練計畫之參據。

柒、所需經費由本所一般行政-行政管理-業務費-教育訓練費項下勻支。

捌、本計畫陳奉核可後實施,並得依實際需要修正之。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每月一書] 他者



《他者》
 
    這本書以論證他者(the Other)的歷史重要性開始,接著分析影像文化與文學中所透露的對他者的恐懼、排拒與迫害。其餘的章節則析論與他者身分密切相關的若干議題,包括全球化、後現代戰爭、跨文化現象等。

    這本書所處理的文化文本與事證也說明了,環繞著他者的議題雖然古老,但卻並不過時,從《聖經》的故事到今天仍然在我們身邊不時發生的事件可以看出,他者與其相關的文化議題始終盤據著我們的文化想像。

    作者相信,在一個仍然充滿偏見、無知與仇恨的世界?,如何面對他者,了解他者,承認他者,悅納他者,視他者為自我的映照,不僅是學術問題,也是倫理問題。



作者介紹

李有成

    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合聘教授、國立台灣大學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曾任歐美研究所所長、《歐美研究》季刊主編,及中華 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研究領域主要包括非裔與亞裔美國文學、當代英國小說、文學理論與文化批評等。近期著作有《文學的多元文化軌跡》、《在理論的年 代》、《文學的複音變奏》、《踰越: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批評》、《在甘地銅像前:我的倫敦札記》等;另編有《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在文學研究與文化研 究之間》(合編)、《離散與家國想像》(合編)、《管見之外:影像文化與文學研究》(合編)及《生命書寫》(合編)等書。


以上摘自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1900016631

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每月一書] 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



 CHINA 這個複雜的整體,你猜的透嗎?這樣的中國,要怎麼”拆哪”?
 

        臺籍陸師李政亮從流行文化、兩岸三地國族想像與日常生活角度,寫出最重要、最犀利、最好看的中國觀察。
 

        中國特殊性讓現代中國呈現極為複雜而矛盾的樣貌:品牌消費的時髦商業廣告與僵硬的政治宣傳話語,同時出現在電視牆廣告中;投資移民美國與偷渡韓國打工,則成為貧富差距的再現……種種匪夷所思的景象不斷出現。

   這十多年來,北京已成為作者李政亮的生活重心,從塞車、排隊看病、房價飆漲到大學制度的運作等,作者因生活在其間而得以深度分析中國繁華社會背後的真 相。在這本新書裡,作者將從流行文化核心、兩岸三地國族想像和日常生活現場等三個面向,由外而內層層帶讀者深入現代中國現場,揭示中國崛起榮景背後潛藏的 問題。

  媒體的市場化與網路的普及,已讓中國流行文化 出現極為複雜的樣貌,而官方對流行文化的控管,以及人民對此控管的批判嘲諷,也形成你來我往的拉鋸態勢。作者從馮小剛的電影軌跡、白領族文化的改變、網路 世界所創造的奇蹟以及韓寒旋風,一一分析在娛樂與道德之間搖擺的中國流行文化。

  此外,中國與臺灣、香港與日本之間的微妙關係,也影響著中國官方政策與人民生活。作者不僅從兩岸影視作品分析其中的國族想像,也逐一探討中國與香港、中國與日本、中國與西方,自清末迄今的關係變化,從宏觀的歷史面向解說現今中國的內在性格。

  最後,作者帶我們深入中國生活現場,展示小市民在都市生活的縮影。在過度市場化所造成的權錢時代中,從醫院手術的紅包到幼稚園、小學的贊助費,潛規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者除了一一分析中國面臨的大學教育、買房和看病這三座大山之外,還挖掘出更多潛藏的大山。

  中國大轉型的年代:大國崛起、「世界市場」與「世界工廠」集於一身、流行文化竄起乃至公民社會呼聲崛起。這本書將有助於認識真正的現代都會中國,是作者繼《走進都會中國》後,進入中國現場再一課。

本書特色

  1.每一章皆整理出相關重要事件年表,讓讀者對於現代中國有縱深式的瞭解。
  2.全書條列出65個中國關鍵詞,讓讀者看懂現代中國的精髓。
  3.為《走進都會中國──一個臺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的進階閱讀,兩者相輔相成。

作者簡介

李政亮

   現為臺籍陸師,任教於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 輔仁大學法學士、臺灣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著有《走進都會中國──一個臺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2009)《美好年代.巴黎片斷:廣告海 報中的城市故事》(2008)、《太平洋濱陽光下 : 世紀末臺灣向度的思索》(1999)。

   二○○○年初旅中國,看到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種種現象,相信在大學、書店、建築、異質文化等城市文化的表象背後,總有一些值得探究的事物。同一年,帶著觀 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社會,居住迄今十一年。這十一年也正是中國大轉型的年代:大國崛起、「世界市場」與「世界工廠」集於一身、流行文化竄起乃至公民社會呼 聲崛起。  十一年來所寫的中國社會觀察文章,曾發表於《中國時報》、《聯合報》、《新臺灣週刊》、《兩岸雙贏》、《旺報》、Taipei Times等報刊。

以上摘自博客來網路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0301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每月一書] 經典常談



經典訓練是中等教育以上的必要項目,然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乃在文化。

本書開啟經典論著通俗化的風帆,幫助你航到經典的海裡。 白話運動的推廣,新式教
育的施行,經典訓練漸行廢止;然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和高中國文課程標準裡,卻不僅
沒有廢止,反倒擴大範圍,不以經為限,且按學生程度取材。但若將經典訓練視為一
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項目,那麼首先要進行的便是將經典通俗化,讓普羅大眾有興趣
去接近它、親近它。這即是本書的寫作的目的了。   

本書所稱的經典是廣義的用法,包括群經、先秦諸子、幾種史書、一些集部;要讀懂
這些書,特別是經、子,得懂小學,就是文字學,所以將《說文解字》一書納入。其
後有《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史記》、《漢書》
、諸子、辭賦、詩、文等,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排列,各篇討論,儘量採擇近
人新說。 本書特色這是一本通俗化的學術論著,全書提綱挈領,深入淺出,使青年人
有了解中華文化的便利,是學習中國古代文史哲的優秀入門書。 


作者簡介 

朱自清  

原名自華,號實秋,後改名為自清,字佩弦。幼年受傳統的古典教育,大學時代即開
始創作新詩,一九二三年發表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上發生了很大的影響。一
九二五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古典文學的研究。抗戰爆發後
,曾與葉聖陶合著《國文教學》。享年五十一歲。  民初散文家郁達夫曾說:「朱
自清雖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
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葉聖陶則說:「現代大學裡,如果開現代本
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現代本國文學史,論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朱
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可見朱自清在當代受到推崇的程度。  作品尚有詩集《
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等,有著作二十餘種,約二百萬
字。 

以上摘自博客來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5987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專書閱讀推廣活動計畫] 102年專書閱讀推廣活動計畫



臺南市東山區公所專書閱讀推廣活動計畫  
10238日所人字第1020056195號函核定


壹、依據

一、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第17條及其施行細則第24條。

二、行政院及所屬機關學校推動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實施要點。

三、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函頒之「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推廣活動計畫」。

四、臺南市政府專書閱讀推廣活動計畫

貳、目標:

一、 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機會,培養員工閱讀習慣,倡導閱讀風氣。

二、 藉由閱讀習慣之養成,以激勵員工品德修養與工作潛能。

三、 藉由讀書會之運作,成員互為分享心得,並延伸至工作領域,與業務結合,以提升行政效率及為民服務品質。

參、實施對象:本所全體員工(含約僱(用)人員、技工、工友及臨時人員)。

肆、實施方式及內容:

一、遴派本所公務同仁參加臺南市政府辦理領讀人培訓、世界咖啡館工作坊或與作者有約活動等相關課程。

二、辦理導讀會演講、讀書會或寫作研習班及其他閱讀推廣活動。

三、設置閱讀心得分享專區:於本所相關網站設置「線上讀書會」專區,提供員工線上交流,及將相關資料上傳分享。

四、運用電子媒體推廣介紹書籍:

(一)運用人事業務電子報等電子媒體,介紹國家文官學院選出之「每月一書」,透過書籍作者及內容的簡介,鼓勵員工養成閱讀習慣。

(二)推廣員工至「文官e學苑」、「e學中心」線上研習導讀會課程,或利用本所簡報室播放線上導讀會課程,以提供多元化學習方式。

五、辦理專書閱讀心得寫作競賽活動:

(一)依據國家文官學院選定年度「每月一書」為本所年度心得寫作競賽專書,各課室應提供1篇心得寫作,於每年6月30日前將專書閱讀心得寫作作品報送本室參加競賽。

(二)成立評審小組:由各課室主管擔任評審委員。

(三)撰寫格式:

1、字數限制:每篇字數最少五千字,最多一萬字。

2、格式體例:作品內容格式為中文、橫式、標楷體、14號字、1.5倍行高;每篇作品需有封面, A4紙張繕打,並檢附電子檔。(格式如附件2) 


(四)獎勵方式:

1、選出優良作品前3名:頒發等值獎品及行政獎勵,第一名1,000元等值獎品並記功一次、第二名800元等值獎品並嘉獎二次、第三名500元等值獎品並嘉獎二次,以資鼓勵;另選出優良作品(佳作)各敘嘉獎一次之鼓勵;如送件作品經評審衡量未達前三名各名次標準,該名次則列為從缺。本所優良作品前3名另薦送至臺南市政府參加競賽。

2、凡撰寫專書閱讀推廣活動中「每月一書」心得寫作作品,且格式符合規定者,每繳一篇各核予終身學習時數8小時認證。

3、送審作品如發現有抄襲情事,取消參加資格;如於獎勵後發現,除撤銷獎勵外,若有侵犯他人著作權等相關法律責任,由撰稿人自行負責。

(五)評分標準:

1、包括啟示與創見(40分)、旨意詮釋(30分)、修辭(15分)及結構(15分)分項評分,並加總為總分。(評分表如附件5)

2、參加作品依總分排定名次,總分相同時,以啟示與創見高者優先,修辭次之,內容、結構再次之。

(六)專書導讀文章及心得寫作得獎作品分享

參加競賽作品恕不退還,經得獎之作品,其撰稿人應無償授權本所,供本所員工參閱,並不另支給稿酬。

(七)購買國家文官學院選定之年度「每月一書」,提供同仁參閱。

伍、經費來源:本案所需經費由各年度本所一般行政-行政管理-業務費-教育訓練費項下勻支。

陸、本計畫未盡事宜,得隨時檢討修正之


附件2)102年度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推廣活動「每月一書」書目
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9VYE_58alQrMmV5aUNKM3dJVm8/edit?usp=sharing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閱讀推廣活動] 給台灣12個新觀念專書導讀會

時間:102年3月29日

地點:本所活動中心

活動:專書導讀演講會

 講師:國立新營高工 蕭夙娟老師





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