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每月一書】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

上千年的文明衝突、百年來的殖民創痛
民族復興的渴望、天然資源的爭奪

  南海主權爭議

  不只是東南亞各國的軍事外交鬥爭
  不只是美中爭霸的前哨
  更考驗著世人是否能夠和平化解爭議、合作迎向未來。

  南海,英文名稱為the South China Sea,意為南中國海。然而,同一片海域,位在越南之東,因此越南人稱之為「東海」。它又位在菲律賓之西,因此菲律賓人稱之為「西菲律賓海」。何以其英文名稱的命名者獨厚中國,以中國人的觀點來為這片廣袤的水域命名?其實,英國人也還沒這個特權。五百多年前,為了尋找荳蔻與丁香的葡萄牙人來到了麻六甲海峽,意外發現通往傳說中的「震旦國」(Cathay)的入口,於是就把麻六甲海峽以東的水域取名為「中國海」(Mare da China,即Sea of China)。後來,葡萄牙人繼續往日本推進,才發現「中國海」太大,必須改名為「南中國海」,以有別於中國東海岸的廣大水域。於是,儘管它就在越南與菲律賓人的家門口,它是南中國之海。

  在這個命名的過程中,南海周邊國家沒有發聲權。南中國海之所以是南中國海,反映的是一群遠方的訪客的觀點。
  
  隨之而來的是侵略、殖民、帝國主義,與一種當時的東南亞居民不熟悉的「西發利亞體系」。無視於當地居民在地獨特的生活習性,以及扶南、占城、三齊佛等曾經輝煌的文明傳統,歐洲人在一五二九年簽訂了「薩拉戈札條約」,它大刀一砍,把東南亞各國切割為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大勢力範圍。一八二四年,英國人和荷蘭人又在麻六甲海峽的海上憑空畫一條線,英國人得到北邊,荷蘭人只能待在南邊。歐洲人依據他們的國家觀念劃清界線,但當地的本土馬來人卻被迫放棄千百年來的生活習慣。想依傳統方式過活的人成了「走私客」,試圖抵抗的人則淪為「海盜」。
  
  歷史的捉弄延續至近代。無論是中國、越南、菲律賓,他們所尊奉的「神聖的固有疆土」,其實多半是近代的殖民帝國為了自身的利益武斷劃分的界線。當中國與越南的民族主義為了西沙群島的主權爭議而爆發時,兩國人民都忘了,兩國以今天的越南和中國邊界首次交戰只不過是一九七九年的事。在漢、唐時,「華」、「越」不分。早期的衝突是地區性統治者、軍閥和豪族之間的征戰。對立雙方的語言未必不同,也不是今天的越南話。遲至法國人殖民越南的時候,為了統治方便才劃定了越南與中國的邊界,並把各種姓氏二分為「中式」與「越式」。
  
  左右過去歷史的當然是今天的政治。中國人急於洗刷「百年屈辱」,絕不在主權議題上退讓。越南共產黨對「反中」又愛又恨,民族主義既可以用來打擊黨內異己,但又怕擦槍走火,傷及越共的統治合法性。菲律賓則徘徊在反美與擁美之間,不確定該何去何從。台灣呢?台灣該延續過去中華民國對南海的主權主張,還是另起爐灶,改弦更張?
  
  偏偏,千百年來糾纏不清的歷史與政治問題,撞上了21世紀最棘手的地緣政治熱點。日本於二戰投降之後,放棄了南沙群島的主權。但一九五一年的「舊金山和約」沒有指定這些群島歸屬於誰,於是成了周邊各國躍躍欲試的無主之地,導致無窮的糾紛。
  
  然而,表面上的外交、法律爭議都集中在幾個島嶼、礁石的主權歸屬,但其實各政府覬覦的是背後更大的利益。南海不僅是世界上交通最繁忙的海上商業大道,本身更儲藏了誘人的天然資源。全世界1/3的石油和1/2的天然氣,以及50%以上的海上貿易要經過麻六甲海峽,運到中國、台灣、韓國和日本。誰控制了南海,就等於控制了東亞各國的經濟咽喉。此外,南海地底儲藏有一百一十億桶石油和一百九十兆立方英尺的天然氣,使它成了周邊國家與跨國石油公司眼中的肥羊。
  
  當然,在這一切的衝突、對立、盤根錯節的背後,勢力最大的影武者還是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然而,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可能重建它在東亞的威信嗎?面對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持續低迷的美國的軍事領先可以保持多久?近期中國在南海一連串的耀武揚威,是否象徵著它即將背棄鄧小平「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指導原則呢?還是這都只是中國在虛張聲勢,以防被人看穿它只是隻「紙老虎」呢?東協各國一方面需要美國提供的安全保障,但又不能抗拒中國巨大的磁吸效力。他們將要如何選邊?
  
  漫長而複雜的歷史糾葛、迫切而攸關發展的經濟、軍事難題,在在考驗著菲律賓、越南、柬埔寨、汶萊、馬來西亞、印尼、泰國,以及中國、美國的智慧。南海有可能是21世紀最危險的亞洲火藥庫,中美交鋒的戰場,但如果各方願意捐棄成見,真正做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範下和平解決爭議,其巨大的戰略與能源價值將為亞洲與世界帶來穩定的繁榮。
  
  《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先從東南亞各國歷史背景的鋪陳開始,接著闡述國際法、油氣利益、民族主義在南海爭議中的角色,再次分析外交、軍事與最終的解決之道。內容廣博,涵蓋南海問題的全部面貌。作者比爾•海頓是長期派駐東南亞的BBC資深記者,對於當地有深刻的理解,且寫作風格深入淺出、簡明流暢,立場公正客觀。《南海》榮獲《經濟學人》2014年年度選書,是任何想要了解21世紀世界與東亞問題的讀者不可錯過的傑作。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4843

【每月一書】西方正典(上)(下)


內容簡介:
哈洛.卜倫討論了二十六位正典作者的作品,藉此一探西方文學傳統。他駁斥文學批評裡的意識形態:他哀悼智識與美學標準的淪亡:他悲嘆多元文化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新保守主義、非洲中心主義、新歷史主義正引領風騷。
 堅持「美學自主權」的卜倫將莎士比亞置於西方正典的核心,在他之前和之後的所有作家,不管是劇作家、詩人,抑或小說家全都是以莎士比亞為依歸。卜倫強調,在人物的創造上,莎士比亞可說是前無古人,而來者無一不受到他的影響。米爾頓、約翰生博士、歌德、易卜生、喬哀思、貝克特全都受惠於他:托爾斯泰和弗洛依德反叛他:而但丁、渥茲華斯、奧斯汀、狄更斯、惠特曼、狄津土、普魯斯特以及波赫土、聶魯達、裴索等現代西葡語系作家都告訴了我們:正典作品源於傳統與原創的巧妙融合。
  在這部聳動、尖刻之作的最後,卜倫羅列出重要作家與作品的完整清單,此即他所見之正典。而《西方正典》不只是必讀書單而已,其中包含了對學識的喜愛,威勢十足地護衛一個統整連貫的書寫文化,對文學的政治化不假辭色,為世世代代以來的作品和重要的作家,也就是「西方正典」提供引導。哈洛.卜倫的書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和《每週娛樂》(Entertainment Weekly)等種種性質互異的刊物上廣受討論與讚賞,學識與熱情交相輝映,令人目不暇給。在未來的年歲裡,它將引領我們重新拾回西方文學傳統所給予我們的閱讀之樂。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44620

【每月一書】近鄉情悅:幽默大師林語堂的台灣歲月

「塵世是惟一的天堂」--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他的幽默與閒適,
為戒嚴時代的台灣帶來一陣透心涼的清風。

  林語堂來自漳州,負笈上海,留學歐美,致力於東西文化的交流,
  成為西方讀者最熟悉的中國作家,
  晚年落腳台灣,發現此地風土民情竟是故鄉的翻版,讓他雀躍不已。

  1937年,林語堂的英文著作《生活的藝術》進入《紐約時報》每週暢銷書排行榜,之後更高踞第一名達五十二週之久。這位來自中國的洋博士,以美國人都讚嘆不已的優雅英文,為西方人介紹了中國文化自在閒適的生活情調,幫他們在繁忙的工業時代氛圍中打開了另一種人生視野,這是華人作家首次在西方獲得巨大的成功。

  1966年,在兩岸對峙的局勢中,住在美國的林語堂選擇了台灣做為晚年定居之處,在這個跟他故鄉福建龍溪(漳州)僅一水之隔的島嶼上,大師渡過了愉快的十年光陰。

  他在這裡嚐到了懷念的故鄉小吃,大啖台南阿霞飯店的海鮮,聽到了熟悉的鄉音,見到了跟故鄉一樣的景物風情,寫閩南語詩,提倡幽默文化,開專欄,打筆仗,過得不亦樂乎,也為台灣文化注入了不同情調的活力。

  1975年,大師接替川端康成擔任國際筆會副會長,同年國際筆會全數通過推薦他角逐諾貝爾文學獎,繼1940年與1950年在美國時獲得提名,這已是他第三次在這個世界文學殿堂中受到矚目。

  1976年大師過世後長眠陽明山故居後園,他親手設計的典雅屋舍現為文學紀念館,展示一代文豪生前文物風華,為台灣記錄了一段大師與這塊土地的難得因緣。  
關於林語堂

  一八九五年,清廷與日本締結馬關條約,正式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就在這一年,海峽對岸漳州龍溪縣的小山村中,一個牧師的家庭裡有位小男嬰呱呱墜地,牧師父親為男嬰取名和樂。這個位於窮鄉僻壤的人家大概沒想到,小和樂未來竟成了一位名聞海內外的大文豪。和樂,就是幽默大師林語堂的乳名。

  林語堂從小展現過人天賦,在父親的用心栽培下出洋留學,相繼在美國哈佛大學及德國萊比錫大學取得碩博士學位,在吸收西方的文化思潮後,回到了對許多現代觀念尚未熟悉的中國,積極運用所學啟蒙國人。他將Humor譯為「幽默」,試圖將歐美文化中至為精妙之處介紹給廣大的中國讀者,這是「對中國人講外國文化」。而赴美後,林語堂又致力於「對外國人講中國文化」,宣揚中國文化的精粹,特別強調近情與閒適的態度,代表作從《生活的藝術》到《京華煙雲》都曾經膾炙人口,對西方讀者產生莫大影響。

  當他年逾古稀,這位國際級的大師開始想家了。但一九四九年以後的台海政治鉅變,使得「回家」成為遙不可及的幻夢。就在迷途中,他尋到了一方近似故鄉風土民情的樂土台灣來落腳,在這裡,他展開了人生的最後階段。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0710

【每月一書】走路,也是一種哲學

當你邁開走路的步伐,身體與心靈也將開始相互對話。

  走路是一個哲學行動、一種心靈經驗。

  走路不用學習,不必技術,也無須花費;我們只需要身體、空間、時間這三個元素。越來越多人喜歡走路,享受當中的恩賜——平靜、滿足,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然而,是不是有什麼東西是在走路時才能感受得到,讓人在內心重新發現自己,聽見自己的聲音?

  為何哲學家都愛走路?

  京都有哲學之道,海德堡有哲學家步道,為何哲學家都愛走路?

  當尼采寫出「腳趾頭都豎起來傾聽」這樣的文句,他的意思是什麼?

  從流浪到朝聖,從自然到文明,從漂泊到啟蒙行進:法國哲學教授斐德利克.葛霍從文學、歷史與哲學中汲取「走路」素材,化為細膩文字,呈現於此,於是韓波的奔逃渴望,尼采散步時的思緒奔放,甘地和他的反抗政策,康德在柯尼斯堡的日常散步,班雅明與他的巴黎晃遊,梭羅的冬日森林漫步,以及天主教徒的朝聖之路全都一一躍然紙上,開展出一段走路時的動與靜、人與自然、身體與心靈的無聲對話。

  二十五篇智性散文,訴說所有關於「走路」的奧妙與樂趣。

  《走路,也是一種哲學》不但是一本思想精煉、文字優美、引人遐思的哲學散文,葛霍更以妙筆生花的文字,在扉頁之間為走路的藝術做出扣人心弦的定義。在科技時代裡,人類也許只有憑藉雙腳,才能擁有真正的思考。當我們邁出步伐,在身體的動與靈魂的靜之間沉澱思緒,將能從孤獨中體驗「走路」的哲學之趣。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1400

【每月一書】品格:履歷表與追悼文的抉擇


讓我們不要虛度此生,就從展開自我對抗的那一刻起──


  「區別善與惡的界線不存在於國與國之間,也不在於社會階級和政黨之間,而是存在每個人心中。」(亞歷山大‧索忍尼辛)

  我們一生都會處在自我對抗的局面裡,被要求同時具備兩種自我。學會如何在這兩種對抗中自處,將成為每個人的生命必修課題。

  《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以觀點犀利、論述新穎的文字和TED高人氣演講撼動英美各界。布魯克斯在TED著名演說「你為了履歷成績,還是悼文中的美德而活?」讓我們重新思索,那個渴望成功、亟欲征服世界的自我,以及另一個以愛為先,以包容和寬恕為主軸的自我,該如何達到平衡?當傾盡全力想要征服世界的同時,人們如何回應內心深處良善的召喚?

  深受本書感動,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推薦本書為必讀佳作,推崇書中品格典範者馬歇爾將軍的例子──他戰兵彪炳、舉世聞名,仍能保持虛懷若谷;及戰勝自我弱點的艾森豪總統、走過幽谷找回救贖的社會運動家多蘿西‧黛伊、服膺使命的前美國勞工部長珀金斯,及踏上黑人民權運動之路找到自我救贖的魯斯丁等人,他們都以謙卑的內在力量找回更好的自己,並逐步影響了世界。

  布魯克斯提醒在這個以我為先,注重個人利益的時代,我們不該只為了享樂而活,更高聲疾呼,每個人都要努力戰勝自我,找到人生的真義。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0263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每月一書】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暢銷書第1名,蟬聯排行榜超過47週!
  影響歐巴馬總統醫改政策的關鍵人、《時代》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美國知名醫師兼暢銷作家葛文德最新力作
  
  你願意人生最後一哩路,是眼神空洞的坐在輪椅上滑行嗎?
  你希望至愛親人的餘生,是靈魂被禁錮在病床上的軀體裡?
  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好好的活」,有尊嚴地活到最後一分鐘!
  重新思考年老生活、安寧照護,到死亡的尾聲
  獻給 都會變老的我們
  
  現代醫學已經扭轉了嬰兒死亡率、受傷生病的致死率,
  但是面對衰老和死亡,醫學能做的還是很有限。
  葛文德透過自己家庭和病人的故事,
  描述了衰老、死亡過程中的困擾、痛苦與無奈。
  醫師該如何與病人討論死亡?如何提供適度而不浪費資源的療法?
  如何協助病人在虛幻的期望與有品質的臨終生活之間,做出抉擇?
  這些不僅是醫學院很少會教的課,也是許多人避諱不敢面對的生命課題。
  葛文德毫無畏懼的迎向這個禁忌話題,
  以誠懇的態度、溫暖的筆觸,敘述老人安養、臨終照護的種種面向,
  揭示人生的終極目標可不是「好好的死」,
  而是「好好的活、有尊嚴的活過每一分鐘」。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0008

【每月一書】天翻地覆:資本主義 vs. 氣候危機

  
▌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一本書
  也是一本顛覆思想的書 ▍

  ★ 亞馬遜書店暢銷書第1名

  人類即將面臨史上最嚴酷的災難劇變……
  關於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
  改變的重點不是碳排,而是資本主義!


  為什麼地球以暴衝的速度持續暖化?
  為什麼環保運動努力數十年卻成效有限?
  為什麼換裝節能電器卻無法減緩暖化速度?
  為什麼再生能源始終無法替代化石燃料?
  氣候危機如何帶給我們更公平的經濟制度和更美好的生活?
  ──所有關於氣候危機的解答,都在這本書中!

  ◤歷史來敲你的門了,你要開門嗎?◢
  娜歐蜜.克萊恩繼剖析自由市場遊戲規則的《震撼主義》後,著眼於攸關人類命運的危機──氣候變遷。她以深入的追蹤調查、實際的參與經驗和具前瞻性的觀點,加以感性筆法融合理性論述,告訴我們無止盡追求成長的自由市場經濟,如何讓人類陷入氣候危機。

  克萊恩將環境議題的格局拉高,提醒我們以全球為範圍,用高於國家政策的視野,徹底改良已然失靈的全球經濟體系,不僅防止溫室效應擴散,也是改善全球貧富不均的根本解決之道。因此本書不僅談論環保,更關乎社會層面的根本變革。

  ◤揭穿氣候爭議的迷思與盲點◢
  關於全球暖化我們知道的很多,但也知道的太少。至今仍有一群人為了政治與商業利益,堅稱全球暖化不存在;還有一群人妄想市場經濟能主宰地球命運,癡望綠色科技能扭轉暖化的未來;而我們賴以期待的環保團體,很可能正和黑心財團聯手榨乾地球資源。地球持續暖化,逼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現有的制度,追根究底危機的源頭並加以根除。

  書中詳盡揭露當今過於妥協迂迴的環保中間路線、視災難為賺錢契機的資本主義、短視近利破壞生態的開發手段,以及各種粉飾太平的違心之論,洞穿它們背後的真實目的,解釋為何現有體系對氣候危機束手無策,甚至使之變本加厲?

  ◤起身改變世界,在世界改變我們之前◢
  氣候危機是我們的絕佳機會,奮力掙脫習以為常的世界觀,徹底改造將人類帶入災難場域的經濟制度,讓長久以來的歷史傷口得到癒合。克萊恩提出已展開行動且激勵人心的社群案例,他們反抗魯莽的開發計劃,同時打造更公平的經濟體制。唯有集結群眾力量,重建地方經濟,保障基本薪資,才能遏止天災發生,修復崩潰的民主制度,並帶來更公平正義的社會。

  這是一場全球公民覺醒的運動,「維持現況」不再是個選項,只有起身行動,才能開始改變。到底是氣候危機為地球帶來天翻地覆的災難?還是我們為破敗的經濟制度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未來正掌握在你我手中。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0649

【每月一書】觀察的力量:從烏干達到中國,如何為明天的客戶創造非凡的產品

企業都在問,下一個商機在哪裡?誰又是你下一批顧客?現在,「高速企業」網站(Fast Company)評選為「全球100大最富創意人才」、財富雜誌譽為「全球科技業最聰明的50人」——前Nokia首席研究員、青蛙設計執行創意總監帶著最新鮮的眼光,幫助你重新看世界,提出更聰明的問題,協助你在明日的商業市場,抓住消費者的心!
  本書以豐富的案例,翻轉思維的角度,以有趣的故事與例證,說明不一樣的消費者行為調查。
作者提醒,每一個日常生活習慣及行為,背後所隱藏的訊息可不簡單,每一個購買行為背後,都牽動著複雜的心理思考與行為動機,即便只是平凡如上廁所,以全新的眼光觀察,都能發現常人未能體察的社會規則在運作。

  只要願意理解是什麼驅使著消費者做出他們的選擇,精準解讀隱藏於平凡中的不凡,就能運用隱藏在日常生活的習慣創造明天的商機。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2945

【每月一書】團隊,從傳球開始:五百年都難以超越的 UCLA 傳奇教練伍登培養優越人才和團隊的領導心法

傳球,比投籃更重要!領導人打的是團體戰不是個人戰!
美國傳奇總教練伍登帶領UCLA連奪七年NCAA冠軍,
在他之前,沒有一間大學能連奪三年冠軍,在他之後,
也只有二名教練能連奪二年冠軍!

  伍登教練的傳奇:
  ◎帶領UCLA十二年間,勇奪十座冠軍,其中七年連續奪冠
  ◎ESPN譽為「世紀教練」
  ◎六度獲選為「年度國家教練」
  ◎史上第一人以球員和教練雙種身份入選籃球名人堂
  ◎以他命名美國傑出大學籃球員「伍登獎」
  ◎在他手下調教出超過十位NBA著名球星,包括「天鉤」賈霸

  籃球不是個人的球技表現,而是團隊一起爭冠的合作精神。
  領導力不展現在得分輸贏,而是成員將團隊榮耀置於個人之上。
  領導力不是只有威嚴,溫和才是最強的力量。

  本書為傳奇教練伍登一生的領導思想結晶。延續了父親的人生哲學,以及自創著名的「成功金字塔」,伍登在本書中將團隊管理的哲學提升到另一個新的高度,在他的定義下,成功是一種內心的平靜,也即是每個團員付出了100%的全力,內心無愧即是成功,而勝利,僅只是成功的附屬品。

  競爭、動機、團結、服從、個人表現……本書不只是一本關於球隊的領導,更是任何組織,乃至個人格品養成的指引。唯有置團隊榮譽於個人表現之上,團隊的成功才是個人的成功。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6542

【每月一書】失敗的力量:Google、皮克斯、F1車隊從失敗中淬煉出的成功秘密

人人都知道「失敗為成功之母」,
  可是當真正面臨失敗,我們卻總是選擇視而不見  
  
  籃球大帝麥可‧喬丹曾經說過:「我在生涯錯失了超過9,000次的投籃,輸掉接近300場比賽,有26次帶著隊友的期望執行最後一擊,但是失手;因為這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所以我成功。」
  
  所以失敗重要嗎?相信很多人都會點頭稱是,可往往在自己面對錯誤的時候,卻因為內在與外在因素而否定錯誤,導致同樣的錯誤一再發生。
  
  在航空業,它們有非常驚人的安全記錄,不但是因為業界裡有非常非常聰明的人在裡面工作,更是因為他們用非常謹慎的態度看待失敗,透過「黑盒子」,他們能學會用最公正無私的角度去剖析失敗成因,並做出改變。
  
  科學能改變世界,也是因為它的程序裡的最核心就是失敗,從證明錯誤中找出成功的道路。但是這些都是例外。我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失敗都不會被受到注意。我們的淺意識會埋掉我們的失敗,讓我們對自己的弱點產生盲點。
  
  我們都免不了犯錯,也都希望避免一錯再錯,但是只有當你擁有承認錯誤並且從中學習的正面態度,改變才有可能,因此,為了成功,你願意打開你的「黑盒子」,試著與失敗坦誠相見嗎?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5406  

【每月一書】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金融風暴、911恐攻事件、SONY衰退、Facebook崛起……
這些看似無關,卻都有一個被嚴重忽視的共通點──穀倉效應!

 
  政府、企業、團隊、個人,都是一座座穀倉。
  雖然穀倉讓世界井然有序,但當大家活在自己的小圈圈,
  就會造成不知變通,看不見危機,犯下嚴重錯誤。
  8大案例 x 6大原則,教你破除穀倉,駕馭穀倉!

 
  學會像人類學家一樣看世界,
  換你主宰穀倉,從中得利!


  .Sony、微軟為什麼會由盛轉衰,但為什麼Apple、Facebook能不斷創新?
  .911恐攻事件前,已經收到正確的情報,為什麼無法阻止悲劇發生?
  .為什麼擁有一流人才的瑞銀集團和英格蘭銀行看不見金融風暴來臨的危機?
  .為什麼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廢除內科和外科,反而讓病患更滿意、成本降低?
  .為什麼公司內部團隊會明爭暗鬥,把資訊扣在自己手上?
  .為什麼聰明的高手看不見明顯的風險與機會?

  想徹底了解這些問題,必須先意識到「穀倉效應」!

  獲得許多新聞獎殊榮的美國《金融時報》執行主編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指出,
  穀倉效應,是一種文化現象,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分工和分類系統,
  她發現,穀倉效應無所不在,除了存在於社會組織,也存在個人內心與網路,
  因此,若想破除「穀倉」,必須顛覆管理學和心理學的思維,從人類學的角度分析。

  她提出3個深受穀倉所害和5個因穀倉而獲益的真實案例──
  ◎Sony:過度分工,減弱創新力道,導致公司衰敗。
  ◎瑞銀集團:分類系統顛倒錯亂,深陷金融危機。
  ◎英格蘭銀行:經濟學家對於自己的專業過於自信,對近在眼前的危機視而不見。

  ◎紐約市政府:保持辦公室空間開放,強迫員工攜手合作,進而破除穀倉。
  ◎芝加哥警局:跳脫個人的穀倉,從科技業轉戰警界,也能學以致用。
  ◎Facebook:透過社群實驗,打破階級和團隊的界線,不求效率,反而更有創意。 
  ◎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顛覆傳統的醫療分類系統,成為醫界的榜樣。
  ◎藍山對沖基金:靈活運用策略,從受到穀倉所害的銀行中獲利。

  最後,她認為,不必研究人類學,只要學會六大原則,也能像個人類學家,
  讓你具備兼具內外的眼光,避免風險,掌握良機。

  本書橫跨政府、企業、科技、醫界、警界、金融等各領域,說明穀倉效應無所不在,
  但是,只要懂得運用人類學家的視角看世界,
  你就能駕馭穀倉,避免失去競爭力,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還能不斷創新。

以上文摘節錄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3860

【每月一書】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揭露與理解我們的食品安全到底哪裡出了錯

政府失靈、企業黑心、食品市場遍地烽火
自己的食品安全自己救!食安問題是新一波公民覺醒的契機



  完整解析台灣食安問題與風險政策的第一本書
  面對食安風暴,我們除了憤怒與恐懼,更需要認識與覺醒,參與它,才能改變它!

  面對「隱瞞、否認、卸責」的食安風暴三部曲,
  不能只有清理戰場式的政策,必須改變戰略思維! (以上兩句一起強調)
  要瞭解食品安全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得先知道當代食品是怎麼生產、製造、加工、運輸和販售。

  本書對台灣的食安案例做了完整的報告,從產地的汙染(重金屬戴奧辛)到食品加工過程的問題(三聚氰胺、塑化劑、起雲劑、混油、混米),以及食品科學的進展(基因改造),乃至國際貿易對台灣市場的衝擊(美牛問題),逐一分析與拆解,提供關心食安議題的消費大眾最有效的知識入門,以期產生一種對於食安的公民認識與覺醒。

  面對食安問題:
  為何政府缺乏解決魄力?
  市場經濟的邏輯勝過國民健康的考量。

  行政官僚一味追逐「拚經濟、救台灣」,導致政策上不管以多麼好聽的話術關心人民健康、福祉和環境,最終撥下來的人力與資金嚴重不足,行政措施上始終無法嚇阻惡意的廠商。而面對問題時,政府掩飾、不願意即時公佈資訊,原因經常是擔心國賠、害怕影響銷量,也避免曝露政府的管制與查證能力不足。

  食品企業真的可以自主管理?
  食品危機層出不窮基本上是利益的問題。

  利益要靠道德管理、自主管理或是其他非制度性的作法,是絕對不可能有效的。業者自主管理這種模式,實際上是把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關係,簡化成企業與消費者。政府在過程中試圖淡化自己的角色,但在層出不窮的食品爭議中,政府更應該站出來執行公權力。食品衛生管理單位一再推動食品業自我管理,卻缺乏有效的監督,結果就是自主管理的企業更加不受民眾信任。

  民眾為何對政府缺乏信賴?
  食品治理其實是需要民主的。

  個人與政府之間往往存在制度上、知識上及資訊流通上的不對等。這種不對等關係轉化成溝通上的鴻溝,一旦問題爆發,民眾便陷入恐慌。不懂會恐慌是很正常的事,但現在民眾懂了卻是感到憤怒。台灣的食品無法叫人心安,不肖廠商雖然要負起大半責任,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政府偏重經濟、開放市場卻失去管制底限、黑箱決策,並要求食品檢驗人員擔負超越其人力和資源的責任。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能做什麼?
  自己的食品安全自己救。

  今日的消費運動來到了一個關於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未來的價值性運動;食品風險治理也來到了一個我們想要什麼樣的食品上桌的現實問題。近年來的食品問題是喚醒公民覺醒的契機,從關心我們餐桌上的飲食健康和安全,到探討政策和措施是否合理,乃至於政府施政的透明度能否讓大眾接受,這些都是我們為更好的生活而驅策政府與企業改變的一種參與方式。

摘自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1066